選手贊助


選手:

性別:男

目前任職國中教師,踏入職場生活後,有幸接觸到鐵人三項 及馬拉松 運動,憑藉著學生時期在籃球運動所奠定的基礎體能,很順利的在運動場上享耐力運動帶來的幸福及挑戰。

除了工作及運動外, 2019 加入 NIKE NRC 團隊,期待能幫助 更多市民跑者順利達成自己預設的成績,勇於挑戰自我。運動成績的突破,除了 技術、體能外,肌力的訓練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以維持運動場上高強度且長時間地競賽,達成自我潛能的突破。

2022 在第一場 226 賽事結束得到許多啟發,期盼自己 更加勇於嘗試,努力學習,讓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

【歷年成績】
2022

IRONMAN Taiwan 澎湖國際鐵人三項 M35分組第七
Challenge Taiwan 國際鐵人三項 51.5KM M35分組第三,總排十二
LAVA Xtrail 福隆 51.5 M35 分組第一,總排第四
FORCE 洄瀾鐵人三項賽 113 公里,M35分組第一 ,總排第 二
臺東超鐵 Taitung Super 3 226 公里,M35分組第一 ,總排第 七

2021
長榮航空 配速員
台北馬拉松 配速員

2020
渣打台北公益馬拉松NIKE配速員
臺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NIKE配速員
臺灣大腳丫鐵人兩項M35
台東 Ironman 70.3 (腳傷)
台北馬拉松-NIKE配速員

2019
富邦金控LAVA鐵人三項賽台東活水湖站51.5 M35分組 第二名,總排第10名
大腳ㄚ鐵人兩項錦標賽 M35分組 第三名,總排第21名
入選2019 NIKE NRC團隊賽事配速員
台東之美鐵人三項國際賽半程接力賽 總排 第1名
光隆海洋生技花蓮LAVA TRI 鐵人系列賽 標鐵 51.5 M35-39 第三名

2018
IRONMAN 70.3 台灣站 5:01完賽

LAVA墾丁 51.5 M30分組 第二名
LAVA墾丁鐵人二項 M30分組 第一名
LAVA墾丁鐵人三項515 M30分組 第二名
LAVA台南馬沙溝鐵人三項 51.5 M30分組 第三名
Garmin LAVA屏東墾丁站 51.5 M30分組 第二名

20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鐵人三項113比賽,總排第一,成績4:59
二林蕎麥花海公益路跑-半程男D組30-39歲 分組第2名,總排第9
羅布森集集音樂馬拉松-半程男D組30-39歲 分組第2名,總排第5

 






2022 IRONMAN70.3 澎湖 226

比賽成績:M35分組第7,總排44

比賽心得:

【賽前準備】
賽前最重要的關鍵,莫過於對小腿脛後肌群的處理,明明是去年就知道的賽事,卻在10月遇到椎弓斷裂休了一個多月,跑沒半個月又小腿拉傷,於是,到了今年三月初才決定訂了機票,因為腳的狀況及跑量明顯不足(11月~2月月跑量約30-40K),貿然參賽,可能導致必須再休養更長的時間。
賽前3週,覺得錯過可能是最後一次的IRONMAN,開始積極嘗試物理治療、傳統整復、客製鞋墊、針灸…等等,反正只要能讓我跑起來沒有不適,不用像這三個月來跑步一小時就要下課的方法。
治療過程中,發現了自己高足弓、骨盆歪斜不正等問題,也因為這樣,在調整過後,雖然仍會出現局部不適的情形,但頻率確實大大降低許多,這也讓我面對最後一項跑步,有更大的信心想要去完成。

【游泳3.8K】
海泳一直是我最焦慮的項目,海流方向飄忽不定、定位、深不見底的水,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無影腳和鬼抓腿,場面非常刺激。游泳約準備1個月,沒有間歇訓練,只有長距離緩游,從1000m累積到4000m,循序漸進,努力找回游泳的感覺。

【單車180K】
雖然少了跨海大橋路段,但單車賽道上上下下的地形,整體爬升1275m,還是有一定的挑戰。單車算是這次訓練量最多的,主要還是卡在跑步一週只能跑1-2次。至於賽前訓練的部分,每週3~4次,平日都在室內踩訓練台;假日一次長距離外騎100~120K,平日就是1小時的Zone3,這次比較不同的是我訓練只看AP,沒在看NP或CP,比以往的訓練效益好一點,但仍有許多進步空間。
另外,參考了網路上的資料,226單車建議抓FTP的65%~70%來騎乘,比較不會影響跑步項目,結果我老兄興奮的騎了77%FTP,VI值1.03還算在可容許範圍內,雖然後兩圈感覺有出現一些逆風段,但沿途告訴自己遇到坡、逆風不用重踩,讓下背、腰多點休息,全程用迴轉速來帶動騎乘,平均踏頻落在87,均速32.5,整體騎乘上還算滿意。

【跑步42K】
一下車,雙腳感覺還是靈活的,整裝出發,前面1.5公里配了4:30,呼吸、肌肉都正常,隊友霸七喊著我說,「加油!目前排第五,只要穩穩撐完就可以去KONA了」,內心雖然興奮,但離開約500公尺,肚子就這樣痛了起來,時而跑時而走的畫面又開始上演了。
嘗試了雙手抬高,大口深呼吸,卻不見改善,直到幾百公尺後的折返,超貼心的霸七又提醒我,「肚子處手壓深一點,讓肌肉緩和下來」,就這樣到了7公里處,緩和下來,一路上告訴自己不要再求快了,能完賽就心滿意足,配速盡量抓在6:00左右。
15公里處,訓練時的脛後肌緊繃感來了,只是沒有特別明顯,隊友持續鼓勵我繼續跑下去,但我內心其實很害怕,因為4個月前,我曾經有這樣的狀況繼續跑下去,結果小腿就拉傷,必須中斷訓練1-2週。但真的非常感謝霸七在前一晚幫我做了專業的肌貼作保護,也套上了加壓腿套及客製鞋墊,反正能做好對下肢肌肉放鬆的工具我全用上了,目的就是希望能減緩甚至避免下肢的不適。
溫度雖然沒有特別高,但全程幾乎沒有遮蔽物,中午13點的太陽公公燦爛的對著你笑,笑到你整個人都「糙灰搭」,海軍基地的5.5K折返處上坡,更是折磨人的視覺上讓自己覺得天氣沒有這麼炎熱,沿途狀況不少,但都剩最後一項路跑了,哪有不撐下去的道理?

【補給】
補給一直是長距離賽事很重要的關鍵,果膠是最便利的補給方式之一,每個人都需要找出適合自己腸胃的補給策略,即使訓練時都沒問題,賽事當天的騎乘的強度、溫度、身體狀況都可能改變一切,這次我僅用了2包果膠,賽前兩周嘗試了馬可先生的紮實黑麥吐司,一包大概切了5片,產品標示一片約100g的碳水化合物,與網路上前輩建議的補給策略每小時60-120g差不多。另外也泡了2大罐紅牛BCAA、2包ArberLabs亞柏生醫迅補力,沿途也會拿補給站的開水來漱口和淋身體,嘴饞還吃了一些旺旺仙貝和鹽錠,最後30公里後,就只單純補水,讓肚子內的食物吸收消化,補給策略還算滿意,肚子沒特殊的狀況。
路跑補給的部分就完全仰賴每個補給站的飲品,水、可樂、維他露P、香蕉,大概就都輪流吃了這些,至於20公里後出現許多熟食,還有某站有看到有人在現場烤香腸、仙草、木耳..等,超級無敵想吃,但為了要完賽,還是忍了下來~哈哈

【感謝】
感謝這一路協助的廠商們,讓我得以順利完成226的挑戰,訓練固然重要,但選擇適合自己的裝備也是比賽的一部分,從平常訓練中就要熟悉、適應,讓比賽可以更加順暢無阻。而最重要的當然是感謝我辛苦了老婆,感謝妳一直讓我做自己喜歡的事,比賽這幾天也都是妳在照顧雙寶,真的非常感謝妳。

【感想】
有人說這種苦何必承受,花了4-6個月來準備一場賽事,天還沒亮就要出門運動,有空檔不是在訓練就是在恢復,比賽日氣溫炎熱下要持續運動10幾個小時,而且場上甚至可能有30%的選手都帶著傷參加了比賽,但每一次賽後總會讓自己有新的體悟,不管是對人生或訓練,都會有不同層次的提昇。
參加鐵人運動沒有很厲害,對我來說,他早已是一個生活中的信念,時間管理、尊重合作、學會感恩、吃苦耐勞,是我從中最大的受益。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家庭、運動、工作三者取得平衡,我還持續在學習,希望可以一直沉浸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斷進步。

這次的比賽讓我學習到對比賽要更加細心謹慎,專注在每一個小細節,「求穩,不求快」,不管結果如何,這是屬於我第一場真正的226鐵人賽事。
衝過終點那一刻,主持人大喊「You are an IRONMAN!」,一切都值得了!!


歷年成績